中元节的由来、形成与发展
Abstract
七月十五中元节与上元节、下元节并称为三元节。三元节是道教的节日,中元节的名称也是根据道教的说法而定。此外,佛教称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。两个节日有着相似的内容和习俗,主要是以祭祀亡灵、悼念祖先为主。因而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被世俗合二为一了。中元节俗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人的灵魂信仰和阴阳观念,这一点从《周易》十二辟卦的阴阳消息规律中可以找到根据。中元节的形成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: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孕育期,魏晋南北朝的成长期,唐宋的成熟期,元明清以后的延续期。
Keywords
中元节;盂兰盆节;民俗;《周易》
Full Text:
PDFReferences
傅功振 & 樊列武. (2008). 浅析 “中元节” 及其现实意义. 寻根, 2.
孔颖达.周易正义. (2018). [唐]. 中国致公出版社.
张宁. (2010). 中元节考述. 语文学刊, 1A, 25–26.
江新建. (2008). 佛教與中國喪葬文化. 湖南人民出版社. http://www.hnppp.com/index.asp
萧放. (1998). 亡灵信仰与中元节俗. 文史知识, 11, 71.
释金明法师. (1990). 佛说盂兰盆经. 马六甲佛化盂兰盆法会工委会出版.
钟敬文. (2009). 民俗学概论. 上海文艺出版社.
DOI: https://doi.org/10.26418/jilin.v1i1.46580
Refbacks
- There are currently no refbacks.
Copyright (c) 2021 Sugiato Lim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.0 International License.
Abstracted/Indexed By: